期刊简介
本刊稿源来自全国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各医疗单位。编委会由上海市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及各大医院资源专家组成,编委会主任由上海复旦大学王威琪院士担任。
主管单位: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99/R
邮发代号: 4-558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0年及1990-1992年获全国省级学会杂志“学会之星”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1674-1242
- 国内刊号:31-1999/R
- 出版周期:季刊
-
支气管镜检查慢性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分析
将60例患阻塞性肺不张病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与CT检查病因.纤维支气管镜检出50例肿瘤,占总数的83%;3例结核,占总数的5.0%;有5例炎症,占总数的8.3%;其他2例,占总数的3.3%.纤支镜的检查确定了病因有58例(占总数的96.6%)通过CT检查确定病因的有45例(占总数的75.0%).纤支镜是检查肺不张的常规方法.......
作者:江苏安 刊期: 2013- 01
-
无痛结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1229例临床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进行大肠息肉切除共2256例,分为无痛组1229例和常规组1027例.无痛组治疗时间为(14.2±2.8)min,常规组为(18.1±3.2)min(P<0.05);成功率无痛组为97.25%,常规组为92.36%,(P<0.05);满意程度无痛组明显提高(P<0.05);腹痛腹胀、血管迷走反射和术中体动等不良反应无痛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舌后坠、头晕等不良反应无痛组显著高于常......
作者:曹晨曦;沈桂鑫;方芬 刊期: 2013- 01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硬膜外联合喉罩全麻的效果观察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2例.Ⅰ为全麻组,Ⅱ为硬膜外联合喉罩全麻组.结果Ⅱ组的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均少于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SPO2在麻醉前后及术毕未见明显变化,但Ⅰ组麻醉后的MAP较麻醉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降低;Ⅱ组麻醉后的MAP较麻醉前降低,但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毕Ⅱ组的MAP升高至麻醉前.Ⅰ组麻醉后的HR较......
作者:吴群飞 刊期: 2013- 01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比较腹腔镜子官肌瘤剔除术与开复术各40例疗效.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泵或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在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射精时间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无显著(P>0.0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亦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维持子宫的生理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妙卿 刊期: 2013- 01
-
基层医院开展人工晶体白内障复明手术552例分析
对552例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并植入人工晶体(IOL)分析,脱盲(视力≥4.0)占97.6%,脱残(视力≥4.5)占62.9%.无感染性眼内炎、顽固性角膜水肿、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剥落、脉络膜脱离、出血、晶体核下沉、虹膜根部离断、切口渗漏、浅前房、IOL夹持、中晚期大泡性角膜炎、色素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该法复明效果确切,费用低廉.......
作者:杜松斌 刊期: 2013- 01
-
医学超声关键技术研究和进展(一)超声换能器与超声编码技术
医学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得超声成像成为临床诊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新的医学超声技术仍然在不断涌现.医疗换能器及阵列,不仅直接影响到医学超声图像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系统设备的应用.宽频带、多维高密度、高频、微型化腔内集成探头是未来超声换能器发展的主要方向.该文对国内外医疗超声换能器材料发展、结构创新、应用三个方面作了简要综述.超声编码技术具有可以提高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信噪比、帧频和探查深度等优点,目......
作者:彭珏;覃正笛;刁现芬;金程;汪天富;陈思平 刊期: 2013- 01
-
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
对于牙髓感染坏死的年轻恒牙的治疗,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采用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法,并将其纳入治疗手段之一.该文对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邱思慧;汪俊 刊期: 2013- 01
-
胸腔引流装置的进展
胸腔引流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心胸手术后,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和血液,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该文介绍了国内外的胸腔引流技术的发展,从简单的单瓶式到双瓶(腔)式、三瓶(腔)式、四腔式以至干式等.后二种型式的引流装置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周海燕;殷青;金跃辉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基于遗传算法的基因表达数据的K-均值聚类分析
- 2 推拿颈动脉窦降低体动脉压数学模型研究
- 3 新型可透X线骨外固定器的研制
- 4 结合薄层CT技术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
- 5 蓝牙技术在脑电领域的应用——无线蓝牙脑电图仪
- 6 联合线圈单元开放对磁共振胸椎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
- 7 组织工程皮肤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设计
- 8 区域医疗影像数据中心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 9 交联对胶原降解速率的影响
- 10 一种袖珍式胎心音仪的设计和实现
- 11 64排螺旋CT的应用
- 12 尿素动力学模型及尿素反弹的实验研究
- 13 电阻抗断层成像(EIT)的多频信号源设计
- 14 神经科患者肢体震颤的定量研究
- 15 离心式机械单采血浆管路、贮存袋的研究
- 16 数字乳房X片图像的预处理算法研究
- 17 MRS脑肿瘤分型诊断模型研究
- 18 医疗设备维修标准化管理的探讨
- 19 透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
- 20 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与材料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